日前,全国电动车安全隐患
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办公室发布
关于印发
《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管理指南》
的通知
对电动车信息登记
停放充电等问题
提出新的规定!
一起来看看
看点一
信息登记进一步完善
明确登记管理要求,有牌或无牌均需登记信息
居民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和相关管理单位(以下统称管理单位)要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统一登记管理。
有牌照的车辆,登记信息至少包括车辆牌照、车主或使用人姓名、联系电话、门牌号;
无牌照的车辆,登记信息至少包括车主或使用人姓名、联系电话、门牌号。
看点二
维护充电设施,提升充电效率
(1)强化维护保养,管理单位对小区内损坏的充电设施进行及时维修;
(2)提高充电效率,管理单位提醒居民群众电动自行车在满电或未充电状态下,不要长时间占用充电设施;
(3)优化便民服务,管理单位组织充电设施运营企业为老年人群体集中办理充电卡,确保老年人群体会操作、会使用。
看点三
违规停放处理
出现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的情况,管理单位要及时劝阻、制止。车主或使用人不在现场的,要通过微信、电话、短信、上门告知等方式告知车主或使用人,多次提醒(3次及以上)仍不改正的,组织人员将电动自行车挪至指定停放区域,并及时告知车主或使用人,无法取得联系的,在小区公告栏或业主微信群进行公告并警示。
管理单位对拒不改正、情节严重的及时报告村(居)民委员会、乡镇(街道)或公安派出所、消防等部门并协助处理。
相关案例
电动车在充电过程中
更容易引发火灾
火势若不被及时发现
后果不堪设想
广州:电动车电池入室充电致5人死亡
2023年5月14日2时48分许,广东广州市海珠区一民房发生火灾,消防救援力量在清理火场中共搜救出5名人员,经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。经初步调查为电动自行车电池违规带入室内充电起火所致。
中山:电动车停放室外充电起火
2024年7月6日,广东中山一民房发生火灾。消防员到达后发现现场明火已被群众用灭火器扑灭,所幸无人员伤亡。据了解,车主将电动自行车放在室外充电时突然起火,情急之下,车主与邻居迅速用灭火器把火扑灭。幸亏这次起火的电动自行车是在室外充电,如果火灾发生在居民楼内,后果不敢想象。
中山:电动车停放室外充电起火
2024年7月6日,广东中山一民房发生火灾。消防员到达后发现现场明火已被群众用灭火器扑灭,所幸无人员伤亡。据了解,车主将电动自行车放在室外充电时突然起火,情急之下,车主与邻居迅速用灭火器把火扑灭。幸亏这次起火的电动自行车是在室外充电,如果火灾发生在居民楼内,后果不敢想象。
在此提醒
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
请务必掌握以下知识
警惕电池爆炸的5个预兆
一、电池发热
电池温度持续升高,超过65℃并持续上升,这是电池爆炸的重要前兆。电池发热可能由外部短路、过充电或物理损伤导致,需及时处理。
二、电池变形
电池外壳或单体电芯出现明显的鼓胀变形,这显示电池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不稳定,有较高概率转化为热失控和燃烧。
三、电解液泄漏
电池电解液通过密封垫或接头泄漏至外部,这表示电池防护结构已经受损,内部短路的可能性较高,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。
四、刺激性气味
电池散发出刺激性气味,这可能是电解液分解产生的气体,显示电池反应已经失去控制,发生过度发热和燃烧。
五、电流和电压异常
电池监控系统检测到电流、电压或内阻出现异常波动,超过正常工作范围,这显示电池内部已发生一定故障,安全性下降。
以换代充 安全便捷
两轮电动车以其灵活便捷的特点,成为了众多市民出行的首选。然而,电动车保有量巨大,充电不安全、续航短等问题也日益凸显。近期两轮电动车充电事故频发,深圳率先推出两轮电动车“以换代充”。面对这些挑战,两轮电动车换电模式应运而生,正逐渐成为未来出行的新趋势。
对于电动车用户而言,续航焦虑一直是个难以回避的问题。传统的充电方式不仅耗时较长,而且在某些紧急情况下,充电站的匮乏更是让人束手无策。而换电模式则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。通过标准化的电池设计和高效的换电系统,用户只需一分钟就能完成电池的更换,轻松实现续航的无缝衔接。
换电模式的出现,大大提升了电动车用户的出行效率。无论是上班族赶时间,还是外卖小哥争分夺秒送餐,换电都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重新上路,无需担心电量不足而耽误行程。
换电模式的兴起,不仅是电动车行业的一次革新,更是对未来出行方式的一次探索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,换电模式将不断升级和完善,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、便捷、安全的出行体验。同时,换电模式也将推动电动车行业向更加规范化、标准化的方向发展,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峰到和集团两轮电动车换电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,正逐渐成为未来出行的新趋势。它不仅解决了电动车用户的续航焦虑,提升了出行效率,还推动了绿色出行的发展和创新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共同迎接换电时代的到来,享受更加便捷、环保、智能的出行生活!